某edu的渗透测试
字数 1277 2025-11-21 12:15:17

渗透测试实战案例教学文档

前言

本教学文档基于某教育机构(edu)的渗透测试实战案例,详细分析三个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漏洞发现过程和技术要点。所有内容仅用于安全学习和防御研究。

案例一: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渗透

1. 信息收集阶段

  • 目标特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 关键信息获取
    • 通过系统提示获取登录规则(学号+身份证号组合)
    • 使用Google语法收集有效学号信息
    • 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获取身份证号码段

2. 漏洞发现过程

  • 认证绕过测试

    • 成功登录系统后,重点分析/uap功能接口
    • 使用目录fuzzing技术探测潜在漏洞点
  • 漏洞确认

    • 发现Druid监控界面未授权访问漏洞
    • 漏洞评级:低危(但可能泄露敏感系统信息)

3. 技术要点总结

# 典型fuzzing命令示例
gobuster dir -u https://target.edu/uap -w common.txt

案例二:接口路径遍历漏洞

1. 初始发现

  • 可疑接口识别:发现包含info关键词的API接口
  • 错误信息分析:通过路径截断触发SpringBoot框架错误页面

2. 深度测试过程

  • 初步测试:尝试GET/POST方法直接访问,无果
  • 字典攻击:使用定制化路径字典进行fuzzing测试

3. 漏洞利用

  • 有效载荷:在info路径后追加特定参数
  • 敏感信息泄露:获取到包含敏感数据的管理界面
  • 漏洞评级:高危(直接泄露核心业务数据)

4. 技术要点总结

# 路径fuzzing示例
ffuf -u "https://target.edu/api/FUZZ" -w api_paths.txt

案例三:ID参数越权漏洞

1. 功能点分析

  • 目标功能:在校基本信息查询系统
  • 参数结构:请求包中包含多个ID参数字段

2. 漏洞验证过程

  • 参数篡改测试:修改field7186triFieldid_181参数值
  • 响应验证:确认返回数据随参数变化而变化
  • 越权确认:通过不同ID值获取其他用户信息

3. 大规模数据泄露评估

  • 自动化测试:使用Burp Suite Intruder模块
  • 参数设置
    • Payload 1:field7186参数值范围
    • Payload 2:triFieldid_181参数值范围
  • 影响范围:估计超过10万条记录存在泄露风险
  • 漏洞评级:高危(大规模敏感信息越权访问)

4. 技术要点总结

# 典型越权请求示例
POST /student/info HTTP/1.1
field7186=58521&triFieldid_181=7186

渗透测试方法论总结

1. 信息收集阶段

  • 充分利用公开信息(Google语法、系统提示)
  • 社会工程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2. 漏洞探测策略

  • 系统化fuzzing测试(路径、参数、方法)
  • 错误信息分析(框架识别、路径结构推断)

3. 漏洞验证技巧

  • 参数篡改测试(ID、权限相关参数)
  • 自动化工具辅助(Burp Suite、自定义脚本)

4. 风险评估要点

  • 漏洞影响范围量化评估
  • 敏感数据泄露程度分析

防御建议

1. 认证授权层面

  • 实施严格的权限验证机制
  • 避免使用可预测的ID生成规则

2. 接口安全层面

  • 对敏感接口实施访问控制
  • 定期进行接口安全审计

3. 监控预警层面

  • 部署异常访问检测机制
  • 建立敏感操作审计日志

工具推荐

  1. 目录/路径fuzzing:Gobuster、FFuf
  2. 参数测试:Burp Suite Intruder
  3. 定制化字典:根据目标特征生成专用字典

注:本文档仅用于安全教学目的,所有技术细节均已进行脱敏处理。

渗透测试实战案例教学文档 前言 本教学文档基于某教育机构(edu)的渗透测试实战案例,详细分析三个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漏洞发现过程和技术要点。所有内容仅用于安全学习和防御研究。 案例一: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渗透 1. 信息收集阶段 目标特征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关键信息获取 : 通过系统提示获取登录规则(学号+身份证号组合) 使用Google语法收集有效学号信息 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获取身份证号码段 2. 漏洞发现过程 认证绕过测试 : 成功登录系统后,重点分析 /uap 功能接口 使用目录fuzzing技术探测潜在漏洞点 漏洞确认 : 发现Druid监控界面未授权访问漏洞 漏洞评级:低危(但可能泄露敏感系统信息) 3. 技术要点总结 案例二:接口路径遍历漏洞 1. 初始发现 可疑接口识别 :发现包含 info 关键词的API接口 错误信息分析 :通过路径截断触发SpringBoot框架错误页面 2. 深度测试过程 初步测试 :尝试GET/POST方法直接访问,无果 字典攻击 :使用定制化路径字典进行fuzzing测试 3. 漏洞利用 有效载荷 :在 info 路径后追加特定参数 敏感信息泄露 :获取到包含敏感数据的管理界面 漏洞评级 :高危(直接泄露核心业务数据) 4. 技术要点总结 案例三:ID参数越权漏洞 1. 功能点分析 目标功能 :在校基本信息查询系统 参数结构 :请求包中包含多个ID参数字段 2. 漏洞验证过程 参数篡改测试 :修改 field7186 和 triFieldid_181 参数值 响应验证 :确认返回数据随参数变化而变化 越权确认 :通过不同ID值获取其他用户信息 3. 大规模数据泄露评估 自动化测试 :使用Burp Suite Intruder模块 参数设置 : Payload 1:field7186参数值范围 Payload 2:triFieldid_ 181参数值范围 影响范围 :估计超过10万条记录存在泄露风险 漏洞评级 :高危(大规模敏感信息越权访问) 4. 技术要点总结 渗透测试方法论总结 1. 信息收集阶段 充分利用公开信息(Google语法、系统提示) 社会工程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2. 漏洞探测策略 系统化fuzzing测试(路径、参数、方法) 错误信息分析(框架识别、路径结构推断) 3. 漏洞验证技巧 参数篡改测试(ID、权限相关参数) 自动化工具辅助(Burp Suite、自定义脚本) 4. 风险评估要点 漏洞影响范围量化评估 敏感数据泄露程度分析 防御建议 1. 认证授权层面 实施严格的权限验证机制 避免使用可预测的ID生成规则 2. 接口安全层面 对敏感接口实施访问控制 定期进行接口安全审计 3. 监控预警层面 部署异常访问检测机制 建立敏感操作审计日志 工具推荐 目录/路径fuzzing :Gobuster、FFuf 参数测试 :Burp Suite Intruder 定制化字典 :根据目标特征生成专用字典 注:本文档仅用于安全教学目的,所有技术细节均已进行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