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AI对混淆js逆向分析还原加密逻辑
字数 1036 2025-11-21 12:48:00
利用AI辅助JavaScript逆向分析还原加密逻辑教学文档
一、概述
本教学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I技术辅助分析混淆JavaScript代码,还原加密逻辑的方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从定位加密函数到最终还原加密算法的完整流程。
二、加密函数定位与分析
2.1 初始定位
- 使用浏览器开发者工具(F12)打开目标网页
- 在源代码中搜索关键词如"encrypt"定位加密函数
- 通过函数名称初步判断加密类型(如AES、RSA等)
2.2 参数分析
- 分析加密函数接收的参数:
_0x26151a:数组形式,疑似加密密钥(key)_0x5bb22c:包含iv属性的类,疑似初始化向量和加密配置
2.3 关键发现
- 通过多次请求测试,确认key和iv的值固定不变
- 初步判断为AES加密算法
三、AI辅助分析技术
3.1 数组到字节转换
将JavaScript中的字数组转换为标准字节格式:
def words_to_bytes(words):
"""将32位整数数组转换为字节序列"""
return b''.join(word.to_bytes(4, 'big') for word in words)
# 示例:密钥数组转换
key_words = [
943806798, 1215978033, 1869301333, 1882345027,
1332558189, 2002348369, 1295267416, 1247364689
]
key = words_to_bytes(key_words)
3.2 AI分析应用
- 将混淆的数组数据输入AI模型
- AI帮助识别数组的实际含义和转换逻辑
- 输出可读的密钥和IV值
四、加密配置确定
4.1 调试分析
- 在加密函数内部设置断点
- 单步调试跟踪执行流程
- 重点关注mode(加密模式)和padding(填充方式)参数
4.2 关键函数分析
- 密钥生成函数:负责创建加密所需的key和iv
- 加密函数:实现具体的加密逻辑
- 解密函数:实现对应的解密逻辑
五、完整加密逻辑还原
5.1 加密流程
- 接收原始数据
- 使用固定的key和iv进行加密
- 应用特定的加密模式和填充方式
- 输出加密结果
5.2 解密流程
- 接收加密数据
- 使用相同的key和iv进行解密
- 应用对应的解密算法
- 还原原始数据
六、技术要点总结
6.1 关键技巧
- 定位技巧:使用encrypt等关键词快速定位加密函数
- 参数分析:仔细观察函数参数结构和传递方式
- 调试方法:合理使用断点和单步调试分析执行流程
- AI辅助:利用AI帮助理解混淆代码的逻辑
6.2 注意事项
- 确保分析的key和iv值确实固定不变
- 注意加密模式(如CBC、ECB等)和填充方式(如PKCS7)
- 验证还原的加密逻辑与实际运行结果一致
七、实践建议
- 先从简单的加密算法开始练习
- 结合多种工具(浏览器调试工具、AI分析工具)协同工作
- 建立加密算法特征库,提高识别效率
- 注重对JavaScript语言特性的理解
通过本教学文档的学习,开发者可以掌握利用AI辅助分析混淆JavaScript加密逻辑的核心方法,提高逆向分析效率和准确性。